《北京日报》2021年6月9日报道:
新高考背景下怎么报志愿最靠谱
今天是北京高考的第三天。两周以后,考生们就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填报志愿了。在新高考实行第二年的大背景下,报志愿有何技巧?选考对录取有没有影响?高校开设了什么新专业?当考生与家长出现意见分歧时该听谁的……
问题1 填报志愿有何技巧?
人们形容高考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可大多数考生都是第一次填报,因为缺乏经验,很担心造成“填高了录不上,填低了又遗憾”的后果。填报志愿究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巧呢?
熟悉填报规则拉开分数梯度
北京十八中教师 甄兆敏
考生们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后,紧接着就要填报志愿。如何让自己的成绩发挥最大作用,尽可能被理想高校录取呢?我给考生和家长提点儿建议。
填报志愿,先要了解填报规则。今年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二年,按照《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考生志愿分本科、高职(专科)按录取批次顺序填报。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投档规则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类。
首先,考生和家长应该了解什么是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是本科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多个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这是个新事物,但是如果将其与以往的文理分科类比一下大家可能会更清楚些。以往的文史类和理工类可以视为现在的院校专业组,文史类的选科要求是政治、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的选科要求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只不过,现在的院校专业组比以往的文理分科分得更为精细,选科时有多种组合方式。
其次,各批次志愿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前一批次的录取对后一批次录取的影响是:前一批次未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前一批次若录取就不能参与后一批次录取。例如,某考生将本科普通批次志愿视为理想志愿批次,在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时,可以冲一下,而且不服从调剂。如果冲高成功固然好,如果冲高不成功可以滑到本科普通批次进行合理选择。如果太保守,也许在提前批就录取了,而且会浪费后一批次的机会。
第三,如何填报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用上公交车来类比的话,顺序志愿就是在公交车(院校)前排队,额满即停止上车(停止投档);第一轮没上车的到还没坐满的车辆(第二志愿)那里排队。填报顺序志愿时,要将最优专业组排在第一志愿,保底志愿排在最后。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组。也用上公交车来类比,平行志愿就是在公交站场外按分数先排队,按照你车票(志愿表)上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看哪辆车(院校)有空座位你就上哪辆车。
平行志愿指的是投档时是一个批次,不代表平行无先后。投档时,按照平行志愿中的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的志愿出现即投档。投档后,后面的志愿就无效了。所以,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对志愿进行排序,录取分数高的志愿排在前面,录取分数低的志愿排在后面。例如,考生的分数是600分,可以将录取分数是650分-550分的专业组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队,高分在前,低分在后。在投档时,会按照志愿的先后顺序检索,即按照分数高低检索,能够保证分数得到最优的利用。如果反过来,将录取分数550分的专业组填在最前面,在投档时,虽然录取分数为600分的专业组对于考生更合适,但是按照规则会将考生档案投到前一个专业组中,白白浪费了50分。
最后,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表中每个院校专业组的最后一个选项都是:是否服从调剂。如果在提前批次,自己的理想专业分数线比较高,可以冲一下,填不服从调剂。如果录取了,皆大欢喜;如果录不上,滑到本科普通批次还有机会。如果是本科普通批次作为自己理想批次,就建议填写服从调剂,以免滑到专科批次去。在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中,也可以按此原则进行填报。
问题2 选考对录取有影响吗?
新高考实行后,除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外,考生还要“六选三”,即从物理、思想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和地理六门学科中选出三门参加学考等级考。那么,选考对录取有影响吗?
选考物理科目专业选择度最广
凯时KB88招生办公室主任 邓怡
新高考政策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更加尊重学生自我的兴趣和认知,让学生可以从个人兴趣和天赋出发,从选科开始一步一步地进行自己未来发展和生涯规划。但是,一些高中学生选科或者老师家长辅导学生选科时,不是先看学生的兴趣和天赋,而是盲目相信网上流传的所谓选科“秘笈”,简单地给出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结论,比如“哪一个组合能够获取高分,哪一个组合能够避免强势对手”,将选科看成了一场投机行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减少单纯应对高考的功利性选择,不要去探索哪个专业可能容易考高分,这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现在了解高校、了解专业的渠道很多,各个高校都会推出形式多样的学校与专业科普介绍,像我们学校就推出了“凯时KB88云课堂”“来凯时KB88,学这个”等系列推送,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专业的内涵与对口就业的方向。希望学生是根据未来想要成为的人才去选择专业,也是根据想要选择的专业去进行高中选科。如果不太清楚兴趣和规划的同学,只要不是物理学习存在困难或者完全不感兴趣,建议大家可以选考物理。
现阶段,国家发展需要更多理工类人才。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席大大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扰动和挑战,科技创新无疑是我们赖之以赢的重要利器。从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多理工类的人才,像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等很多前沿领域都需要物理学科作为基础。
物理学科是众多学科的基石。物理的基础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未来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但无论选择什么方向,基础学科都是科研的基石。物理基础牢、底子好的学生在读研时选择面很宽的,即使未来不想从事理工科相关的工作,学生在高中阶段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物理的思维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新高考背景下,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专业选择度最广。举例来说,我们对27321个本科招生专业(类)要求进行过梳理,结果显示:首选科目定为“仅物理”的专业数达12998个,所占比例为47.6%;首选科目为“物理、历史均可”专业数达13549个,所占比例为49.6%;而首选科目为“仅历史”的专业数只有774个,所占比例为2.8%。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将首选科目选择了物理,最多可以选97.2%的本科专业;而选择了历史,最多可以选52.4%的本科专业。以我们学校为例,凯时KB88大类专业、信息大类专业、理科大类专业都要求选考物理。
晓物明理,格物致知。在高考选科、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物理都是不容忽视的。
问题3 今年新专业有什么特点?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今年新增了数十个本科专业,多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很多家长想知道,新专业有何特点,未来前景会是什么样?
高校新专业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
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王丹
今年,不少高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发展优势推出了新专业,以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像我们学校今年就推出了人工智能和化学生物学两个新专业。
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初衷,是为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在服务机器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应用领域的重大需求提供人才支撑。该专业依托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优势及人工智能研究平台,致力于培养能够进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的高级专业人才。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推出,则是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市对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化学为基础,融合生物学、医学等专业知识,培养交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从培养特色来看,人工智能专业突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交叉与融合,为学生构筑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体系,注重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建模与算法分析设计能力、解决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学生物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系统掌握化学与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兼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高尚的人文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
两个新专业学制均为四年。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从就业前景来看,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单位覆盖面广,包括:互联网科技企业、高新信息技术企业、银行与金融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等单位,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健康相关的研究领域需要大量化学生物学专业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化学生物学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学、生命科学、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问题4 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外地高校?
每年填报志愿,都有很多考生在“是否报外地高校”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报吧,人生地不熟会碰到很多困难;不报吧,外地一些高校的办学特色确实很诱人。到底报还是不报呢?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教务处 张平平
每年高考报志愿,都有一些学生在“报不报外地高校”这个问题上纠结。在此,我给学生和家长出出主意。
客观地讲,很多学生从出生到高中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有人关心、被人照顾。如果远离家乡到外地上学的话,人生地不熟,从生活环境到饮食习惯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调整学习生活状态的过程。而很多家长也舍不得孩子远离自己,何况寒暑假还会有买火车票、机票等麻烦。
在我看来,大部分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在考虑进入高等学府学习这个问题上,学生和家长不妨看得远一些,从最有利于人生规划的角度来思考。其实,外地有很多高校的办学水平、校风学风、名气口碑、学术水平、教学质量都是一流的,很值得学生报考。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外地高校呢?
第一,生活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新环境中,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饮食等诸多因素,还要学会独立面对一切,包括照顾自己的穿衣饮食、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订购火车票或飞机票、管理重要证件、合理使用生活费等。
第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生要善于规划四年的本科学业,努力学习尽早通过各种考试,以确保能获得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还要能够合理选修各类课程,自我安排就业方向、考虑清楚是否考研或出国深造等。
第三,沟通交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家庭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在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内可能会有矛盾出现,同学之间必须学会相互适应,求同存异,这样才能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独立的大学生活。
当然,学生到底报北京高校还是外地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兴趣爱好、高考成绩等诸多因素,最终做出合适的选择。
问题5 填报志愿该谁做主?
填报高考志愿是个大事,既要遵从孩子的心意,也应听取家长的建议。然而,当二者出现分歧时,该听谁的呢?
让“志向”与“愿望”双赢
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副校长 戴艺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们将面临另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高考志愿的选择和填报。
“志愿”二字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志向,二是愿望。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其实也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含义。志向更多的是偏于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而愿望更多的是偏于学生今后切实的专业兴趣和人生发展。这两层含义中志向是宏观层面的,而愿望是微观层面的,因此在高考报志愿时需要兼顾两个层面来分析和厘定。
从志向的宏观层面来说,由于学生未曾涉足社会,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而家长在这方面的经验却是优于孩子的,家长对于社会的热点行业和就业前景更为了解,再加上家长自身职业的影响,使得家长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客观的志愿填报选择,通俗来说就是“指出大方向”。
从愿望的微观层面来说,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了10多年的沉淀,对于专业、职业的选择有了相对清晰的意向,他们会更希望在这次人生的选择中按照自己向往的目标去尝试,而填报志愿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家长毕竟无法代替孩子走完人生的道路,这时更要让孩子充分地表达他们的心愿,如果没有真正满足自身的愿望,孩子走上社会后也很可能无法真正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填报志愿时在两个层面上有所偏颇的现象。过于注重志向,家长们就容易一味要求孩子填报热点专业,或是过于注重名校效应而不顾及其他,很容易导致孩子上大学后没有学习方向,失去学习动力,对学习成绩造成较大影响。而过于注重愿望,在填报专业时家长们一味听从孩子的想法,忽略就业形势及职业发展前途等社会现实,最终很有可能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大学的学习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家长和孩子都可能追悔莫及。
总之,我认为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综合因素的考量,这个综合因素需要家长和学生共同来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并需要在双方共同探讨的前提下,各自“取长补短”,兼顾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在充分听取孩子对于未来的期望及参考孩子兴趣特长的情况下,对未来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合理的预判,将这些综合考量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根据学生现有学业水平,参考往届高校录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这样就能避免在填报志愿时出现盲目和失误。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