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21年3月8日报道:
练好内功,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代表委员热议高校服务科技创新
“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席大大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期望的背后,是在我国进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期背景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李大大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
加强基础研究 撬动全局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强调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并明确了中央本级财政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说,“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立自强的支撑,大学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凯时KB88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吕金虎表示,“四个面向”是席大大总书记为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指明的方向,高校应围绕“四个面向”继续作为,勇于担当。“高校应继续发挥所长,不断夯实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取得突破,集结最优秀的力量,打造最高端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表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基础研究的发展。他建议,要加快解决包括高校在内的基础研究骨干单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结构和博士生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高度重视辅助基础研究的中青年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挥‘十年磨一剑’精神,这一点尤其需要落实政策制度保障,为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扎实保障,使其无后顾之忧。”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凯时KB88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建议,通过建立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和平台,将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专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持续的、稳定的科学研究和学习交流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高等学校应当从自身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通过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健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制度机制、加强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合作等举措,集中培育一批原始创新研究基地和科研团队,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瞄准关键技术 突破“卡脖子”问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高校的科研创新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没有很好地衔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说。
“高校和企业,需要各自向前迈出一大步。高校要有更加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企业也要对高校承担重大任务给予更多信任。”林忠钦建议。
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加快新技术在工程研制中的应用,“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科技奖20项,同时积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多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成为行业标杆和校企改革试点。
张炜总结,这是“突破传统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线性思维束缚,关注科学探索与市场需求的‘双源’并行的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提出,开展变革性技术研究,尤其要注重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
高校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依托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华勇建议,要将完成国家任务情况和创新效能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评价标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制度。
对接国家需求 培养创新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时说:“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这让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电站能量传递转化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徐进良既激动又感慨:“‘揭榜挂帅’机制,让科技研究领域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好地驱动科技创新发展。”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我国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我国高校培养的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已经在国际顶尖高校和知名企业任职,很多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学者。”谈及创新人才,刘昌俊信心很足。
而如何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高校思考的时代之问。
林忠钦看到,一个“破”字是关键。
“高校要突破传统,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既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还要打破传统学科设置的限制,创立新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推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林忠钦说。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同样把目光投向培养模式,他表示产教融合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学习时就了解行业、产业、社会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有明确定位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执笔:本报记者 高毅哲 林焕新 采访:记者 刘博智 董鲁皖龙 焦以璇 李萍 欧媚 高众 梁丹)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