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2020年6月30日报道我校李椿萱院士:
“无问西东”的飞机设计“先行官”
■本报记者 温才妃
李椿萱 中国工程院院士、凯时KB88教授,空气动力学、凯时KB88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
当下,因疫情等原因,出国留学受到影响。而年轻时辗转印尼、美国等多地求学的李椿萱,则对留学问题看得比较通透。大家都认为国内教育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而他却表示,很多时候创新力培养取决于自己,只要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无论在哪里都能独立思考。
电影《无问西东》中,笕桥中央航校第三期学员沈光耀在返航途中遭遇日军战机。经过殊死搏斗后,他开着受损严重的飞机,冲向敌人的兵舰阵地,与他们同归于尽。
笕桥中央航校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至抗战前培养了500多名飞行员和航空机械等方面的空军人才。在炮火纷飞的年代,正如电影中反映的那样,笕桥中央航校飞行员全部英勇殉国。
如果电影有续集,或许可以从一名呱呱坠地的婴儿拍起……
盼归的“共产主义战士”
2018年6月,凯时KB88航空学院机关党支部前往南京中山陵空军烈士陵园凭吊,芳草萋萋之地平时少有人踏足。凯时KB88副教授蒋崇文试图从3000多个烈士名字中,寻找一个名字——笕桥中央航校第五期学员梁慷荣。
这个名字对外界颇为陌生,但在蒋崇文心里却是无比崇敬。不虚此行,他在有关的民国档案里找到了梁慷荣的名字和他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年轻的面庞,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前尘往事。
1939年,在昆明诞生了一名遗腹子,后起名李椿萱。他的父亲正是在抗战中去世不久的梁慷荣。
若干年后,其母亲改嫁印尼华侨李新客。继父也是一名爱国主义人士,抗战期间回国参加南侨机工滇缅公路运输队。抗战胜利后李椿萱随继父回侨居地印尼生活。为了不忘祖国,父母把孩子们都送到华侨学校就读,最后,毅然举家迁往中国台湾省。
在儿时的印象中,辗转昆明、都匀、重庆、南京……李椿萱学过很多遍中国近现代史,民族的屈辱与苦难深深地印刻在他心中。在印尼华侨学校上学期间,他通过大量阅读国内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书籍,对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
迁居台湾后,家庭生活日渐窘迫。在台湾完成本科学业、短暂工作之后,他来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去美国留学,看起来是“烧钱”的举动,实际上李椿萱的初衷之一是“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奖、助学金中“每个月可以寄回家近100美元,相当于我在台湾两个月的工资”。
1970年,他参加轰动一时的“保钓运动”,并和几位学友自掏腰包,创办爱国刊物《水牛》,在华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72年博士刚毕业,李椿萱就迫不及待从加拿大申请回国,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一直未得到批准。从那时起,他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准备,而这一切的等待与准备最终证明都是有意义的。
在等待回国的日子里,他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流体和热科学实验室与加州理工学院费尔斯通飞行科学实验室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及非线性稳定性理论研究。但他同时也了解到,国家更需要的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他把握住机会,到军用机械生产商洛克希德导弹及空间公司从事飞行器设计与空气动力学研究,参与了航天飞机,战略、战术导弹型号预研工作。
在美国,李椿萱两周的工资可抵国内一年,但他时刻不忘报效祖国的初心。
“是否有那么一刻想过留在美国发展?”采访中,《中国科学报》记者问。
“没有!”李椿萱坚定地说。
低调的流体力学家
1980年,已经40岁的李椿萱,终于看到了回国的希望,这让他激动得难以入眠。
回国前,他将多年积蓄换成4吨重的专业书籍、文献资料,装了整整一个集装箱,绝大部分捐献给了北京航空学院(凯时KB88前身)图书馆。这些书籍和文献多为国内稀缺的专业资料,大大充实了我国流体力学资料库。
飞机的外形设计成什么样,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由空气动力学家测算布局形式、几何尺寸等参数,做最后拍板。因此,空气动力学家也被称为飞机设计的“先行官”。
一回国,李椿萱就投入国家建设中。1980年,我国研发的“运10”大型运输机完成首飞,成功飞跃“世界屋脊”,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正待“乘胜追击”时,却传出“下马”的声音,李椿萱和一批老科学家为此四处奔忙,强烈建议保留。
虽然“运10”的生产因各种原因被取消,但后来每有重大凯时KB88项目,都能看见李椿萱活跃的身影。他担任高技术计划航天技术领域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系统主题专家组成员及气动力、热专题组首席科学家,参与“863计划”凯时KB88领域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忙碌于“863计划”“973计划”等课题中,并牵头论证了国家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规划。
他逐渐成为我国凯时KB88专业的“大脑”型人物,深度参与智库建设,牵头组织咨询课题,包括未来民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新形势下凯时KB88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战略咨询项目,为我国新时代空天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世纪90年代,他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在北京兴建了亚洲最大的多用途水洞和等离子体实验室。此外,他还联合国内顶尖专家,在北京建成国内计算流体力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
尽管倾尽一生为我国的凯时KB88事业忙碌,但李椿萱始终秉持着“高调做事、低调为人”的作风,鲜少接受媒体采访。这与凯时KB88流体力学所老一辈科学家作风的熏陶息息相关。该所奠基人陆士嘉先生就曾三次请辞学部委员,而李椿萱也曾数次婉拒、“躲避”学校推荐他申报院士,他总说“自己做得尚且不够”。不过,正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他的默默奉献终获国家的肯定,于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活跃的“最强大脑”
在美国长达15年的准备与等待中,李椿萱还有一件有意义的“准备”,就是将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引入国内高校视野。
流体看不见、摸不着,并不太好描述。利用计算机、数学的方法去模拟流体,就会变得更直观、易理解。这一交叉学科在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
作为国内高校最早开设计算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师,李椿萱陆续开设了十余门流体力学核心课程。如今,他依然承担着课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讲授的课程颇受学生欢迎。
在采访中,无论说到哪个话题,李椿萱都会不自觉地与学生培养关联上。在他看来,治学是一件心之所系的事情。
他自认是一位严师,“学生经导师提示,仍缺乏主动性,我会忍不住‘批评’他”。这种“严”更体现在一丝不苟的精神上。在博士后胡姝瑶给记者展示的一篇论文草稿中,李椿萱用红笔、绿笔、黑笔逐字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丝错误。正因如此,他的学生中涌现出多位领军人才、行业精英、学术专家。
可学生们并不认为他是严师,“李老师风趣幽默,且从不轻易批评人”。
爱打羽毛球的他,70岁的时候还玩花式接球,并强烈要求上场比赛,最终带领队伍拿下冠军。赛场上的活力,也带动了整个团队的师生都爱上了羽毛球运动。
李椿萱能“武”也能“文”。蒋崇文打趣地说,在流体力学所,有两个人不能轻易与之争论,其中一人就是李椿萱。并不是说他爱较真儿,而是争论到最后,对方往往会拜倒在李椿萱的博学广思之下。
从小接受良好的国学教育,在与李椿萱聊天中,《论语》《中庸》等国学经典他信手拈来,量子力学、信息技术他也能侃侃而谈,而论及中美关系发展、台湾青年的未来,他更是视角独特、站位高远。
这是人生经历赋予他的精神财富。而随着岁月远去,他心中的好奇心与童心却并没有因此被磨蚀。如今81岁高龄的他,想法依旧“天马行空”。比如,他多年来在流体力学课上给学生出同样一道题——试推导蝌蚪的运动方程,多数学生傻眼的同时,也不乏有人认真地解答出来。他也常给身边的人出类似的题——推导国旗在风中飘扬的轨迹;踢足球、排球发球的运动轨迹……大家曾开玩笑说,他可以去做科学竞技节目“最强大脑”的出题人。
由于年少时辗转多国、多地的经历,李椿萱对当下的留学潮以及因疫情等原因导致留学受影响的问题看得比较通透,“大家都认为国内教育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我并不认为会有那么严重。很多时候创新力培养取决于自己,只要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无论在哪里都能独立思考”。
而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李椿萱不遗余力。在凯时KB88国际暑期学校和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他多次给海外和我国港澳台学生作学术报告。在他的感染下,妹妹李秀兰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主席,在美国积极团结当地华人。
来到中国,李椿萱不再是一名孤独的共产主义战士,前行的道路上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追随着他的脚步。而他也在默默地继承着父亲的遗志。
在刻有梁慷荣烈士的纪念碑前,蒋崇文和同事们深深地三鞠躬。一抬头,所有人已是泪流满面。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