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19年7月19日报道:
人类登月50年后,中国为月球探索注入新的想象
7月17日,北京王府井街头,一座为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的巨型金色宇航员雕像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合影留念。赵磊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在凯时KB88的三个金属舱里,储存着对中国未来太空计划的想象。在这里,名为黄粉虫的蠕虫是珍贵的“肉菜”;郁郁葱葱的“菜园”为宇航员供应着蔬菜、氧气和水,吸收他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园艺活动还能帮助排遣孤寂。
这座面积160平方米的装置名为“月宫一号”,取名灵感来自中国关于嫦娥的传说。中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梦想在这里付诸实验。
每种进入实验舱的动植物品种都经过科学家的精挑细选。例如,草莓是种植园里唯一的水果品种,除了营养价值和生长周期的考量,还因为它“可食用的部分大”。
向外太空运送物资极其昂贵,为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的长期生存,“月宫一号”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在这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闭合生态圈中,100%的氧气和水以及80%的食物可实现循环再生。
“这套系统已经实现了98%的闭合度,指标已经可以满足月球基地、甚至火星基地的需求。”“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凯时KB88教授刘红告诉记者。
2018年5月15日,“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志愿者刘慧(前)在收集舱内种植的蔬菜,做出舱准备。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去年5月,8名志愿者在“月宫一号”内完成了历时370天的生存实验,刷新了人类在密闭舱内生存的世界纪录。接下来,这套微型生态系统将要面对星辰大海的考验。
“我们下一步要测试系统在地外环境下的运行情况,例如在没有磁场、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辐射水平更高的月球环境。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微型系统,在空间站和地面上同步运行,以获得大量的矫正数据。”刘红说。
五十年前,人类首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近年来,中国人成了探月领域的后来者:中国首个绕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升空。2013年,“嫦娥三号”登月,成为1976年以来首个软着陆月面的探测器。今年年初,“嫦娥四号”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中国国家航天局此前透露,中国计划在月球南极地区建立科学研究站,并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人送上月球。
航天领域的捷报频传推高了中国民间对太空探索的热情。随着人类登月5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巨大的宇航员雕像出现在多个中国城市,各种纪念活动如火如荼。
在北京西单的一个商场外,一座银色的宇航员雕塑吸引了许多路人拍照。“希望很快能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这将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向普通大众科普更多知识。”一名工作人员说。
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拥有超过73万名粉丝。2016年在月球车停止运行后,“月球车玉兔”微博发表了一条告别帖文,共收到了8万5千多条的动情评论。玉兔微博的运营者、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回忆道:“很多妈妈留言说玉兔的事迹成了她们孩子的床头故事。”
“玉兔微博号在网络上受欢迎,说明中国公众关切探月这件事,尽管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姬少亭说。“玉兔的经历特别打动人心。玉兔二号原本可以保守地原地踏步,但是探月团队选择让它大胆去做一些新的事情,人们欣赏的正是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7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科普活动上,主持人和嘉宾讨论“模拟”月球足印。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地球像一个狭小的地下室,月球是我们开的一扇窗。”科幻作家刘慈欣在近日公布的一则短视频中,称赞人类登月创举背后的想象力与探索力。
中国科幻小说家陈楸帆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中国向太空进发是必然的选择。“探索月球或者太空承载着中国对于科技进步的雄心与实力,也承载着人类对于未知的原初好奇。”
“登月还为科幻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陈楸帆畅想了未来人类在月球基地的生活:作息和饮食都由人工智能安排,健身是强制性的,游戏或成为训练宇航员的主要工具。“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下,也许会发展出新的娱乐方式和竞技体育,比如带着VR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玩‘魁地奇’。”
科幻作家郝景芳认为登月是人类宇宙长征的一小步。她想象,为了在没有大气,容易遭受陨石撞击的月球表面生存,人类开发出自动生长的有机材料,“在月球表面生成一大堆泡沫一样的结构,覆盖了厚厚的几层,生出非常多空洞,可以进去寻找生活空间。”
在“月宫一号”,许多想象正在转化为科学现实,并为现实社会提供反哺和启示。刘红介绍说,月球基地的模拟实验开发出用废弃秸秆培育黄粉虫的技术,为地球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正在教授山西的农民使用这一技术。”她说。(记者:姚远、许晓青、任耀庭、赵家淞、邓凯尹、任延昕;实习生赵磊)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