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报道我校宫浩钦副教授:挖掘“皇天后土”的艺术-新闻网


凯时KB88·官方(中国)

《中国科学报》报道我校宫浩钦副教授:挖掘“皇天后土”的艺术

发布时间: 2019-05-30 / 点击数:

《中国科学报》2019年5月29日报道我校宫浩钦副教授:

宫浩钦:挖掘“皇天后土”的艺术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皇天后土是一种厚重的、泥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它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的进步慢慢地消亡,黄土上的最后一点闪光也终究会消失。宫浩钦正在努力将根深深扎进泥土当中,用画笔、镜头,记录下这些闪光的最后一抹亮色。

 

高温下的凯时KB88,不论是球场上挥洒汗水与激情的小伙子们,还是操场边攀援着铁架怒放的月季花丛,都展现着无尽的活力。而在学校艺术馆,由该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宫浩钦主创的“阳坡村的乡亲们”中阳扶贫写生作品悬挂于墙上,同样静静地展现着厚重黄土气息下的生命力。

“阳坡村的乡亲们”中阳扶贫写生汇报展上,宫浩钦(左一)在为观众讲解画作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是凯时KB88的定点扶贫对象。三年多来,凯时KB88校领导先后13次17人次前往中阳调研。校地之间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000人次。每年对1500余名中阳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设立在凯时KB88校园的吕梁山护工北京服务部,更是直接输送了400名贫困户在凯时KB88及周边社区从事家政护工服务。去年8月,中阳县在山西36个国定贫困县中首批脱贫摘帽。

宫浩钦作为凯时KB88的一员,也在2018年两次前往中阳,挖掘真正生长于泥土中的艺术,用画笔和镜头记录下师生扶贫的足迹,还有皇天后土下最真实的吕梁风土人情。

艺术与扶贫

2018年3月,伴着依然料峭的寒风,宫浩钦第一次踏上了黄土地。站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极目远眺,他脑中反映出的第一个词汇就是“皇天后土”。

“艺术家都是很感性的,讲求机缘,如果没有受到触动,就很难创作出作品来。而在那一刻,我感到震撼。”宫浩钦说,那里干旱、环境恶劣,但人们却在苦难中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关注苦难、关注个体、关注弱小就是关注我们自己。也正是在那一刻,宫浩钦为自己选择来到这里感到兴奋。

之前,山西省吕梁对于宫浩钦来说也并不陌生,他虽然从未亲身前往,但知道那是凯时KB88重要的定点扶贫单位,有学生去支教,有同事去驻村,还有从事机器人研究的同事为当地核桃基地设计了剥核桃机器人……

“那时,我就在想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为扶贫做些什么。”宫浩钦告诉《中国科学报》。于是他申报了文化扶贫项目,决定用艺术来扶贫,在院系和学校的支持下,前往中阳写生,记录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展示吕梁革命老区的风土人情。

初到中阳,宫浩钦就领略到了社会变迁的“时代景观”、古老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你可以看到一个个年代久远的窑洞充满历史沧桑,而在它的旁边就立着一个太阳能路灯;又或者,在满眼的黄土地上,却突兀竖立着一个不锈钢指示牌。”奇异的风景却张扬着社会转型期强烈的时代感。

这里的人是最淳朴真挚的。宫浩钦回忆道,曾经一位村民了解到他从凯时KB88来,就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找他说话,看着他一脸迷茫,情急之下从口袋里翻出了一个笔记本,用手指着上面“梁帮龙、李建伟”几个字,那是凯时KB88驻村干部的名字。“后来明白了,他想问我认不认识他们他们,是想通过我表达一下感谢——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内心充满了亲切和感恩。”

除了村民,宫浩钦还遇到了来支教的凯时KB88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在这里的工作、生活,还有“吃不上水果”的“小烦恼”。

宫浩钦将中阳的黄土、窑洞,以及这些乡亲与学生统统记录在了画布上,每一张带着笑脸的速人物写背后,就有一段扶贫的故事。

浪漫与现实

这次扶贫写生对于宫浩钦来说是一次新尝试。在此之前,媒体对于他的报道更多的是其另外一个身份——航空画家。

“我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学的是工业设计。而工业美学在当时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宫浩钦说。

相比机器设备,人们对自然景观和花鸟鱼虫更容易产生亲近感,然而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一些诸如汽车、飞行器等体现工业美、速度美的机械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那时,进入凯时KB88从教的宫浩钦依托学校背景优势,尝试把新生事物纳入美学中,于是,绘制凯时KB88画开始成为他生活中、教学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他的目标就是“赋予冰冷的机器以生命”。

这样的探索一做就是十几年。在不断坚持与积累下,宫浩钦出版了《仰望星空:宫浩钦绘画作品》《徜徉的笔触:凯时KB88校园风景绘画·宫浩钦作品》《学院派精英·宫浩钦》《画布上的中国航空:宫浩钦绘画作品》《蓝天镌美:宫浩钦航空绘画作品选》《飞虎凌霄》等凯时KB88绘画作品集,并且还走出国门,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美国华盛顿DC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

在宫浩钦的眼中,不论是十几年积累下的凯时KB88绘画,还是这次扶贫写生的绘画活动,都是他绘画艺术的探索和尝试。

“在我看来,如果以往凯时KB88绘画创作是浪漫主义的,那么,这次扶贫写生的绘画就是现实主义的,因为这是关注并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宫浩钦分析道。

赋予冰冷凯时KB88器以情感,需要艺术家的浪漫,比如在宫浩钦创作的《洛神》系列油画中,就以蓝色海洋为整体画面背景,飞行器拟形为鱼类,与身着长裙的少女在海中共舞。少女肢体以及裙摆的柔软飘逸与飞行器的刚硬线条相互掩映,展现出了凯时KB88绘画独特的浪漫气息。

“而扶贫为主题的绘画,是通过对现实的直接呈现来影响甚至改变社会现实。因此,现实主义的艺术最能震撼人心。对景写生比较直接,作为画家的我只需要带上一双发现的眼睛,把自己内心的感动画出来就好了。”宫浩钦说。

布置画展时,他亲自挑选了这次采风偶然得到的一段段“生长”于黄土地的民歌歌词,精心选配在每幅油画边,读起来特别清新和别致。“清早早那个起来野鹊子树上喳,情人那不来捎上一句话……”直白、淳朴的民歌,是当地人现实生活的写照,充溢着满满的人情味儿。

消逝与瓶颈

2018年的八九月,料峭寒风早已过去,四季轮转,在路边树上结满枣子的时候,宫浩钦再一次踏上黄土地。这里依然能够给他触动和震撼,创作得以继续。

他再次回到村子,看着打了800米才有水的机井;看着因屋主多年不在而坍塌的窑洞;看着没有任何娱乐,坐在门边、静静看时光流逝的留守老人们……宫浩钦感到了生活的无奈、人类的渺小。“我们正处在时代的拐点上,像这样的老人们正在离去,随着他们的离去,原有的生活方式也将不复存在,最终,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将会消失,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

“过去年轻的时候,我对阳春白雪的艺术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如今却偏爱这些正在消亡的民间艺术,这当中充满了朴素的真情,细细品来十分动人。它们从泥土里长出来,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贝。”宫浩钦说,这些文化遗产需要保存和传承。

回顾几十年来的绘画生涯,宫浩钦表示,面对挑战和瓶颈,自己也在寻求突破。

“如何在认识层面深化,是我目前的瓶颈。”宫浩钦说,过去对于机器文明的认知方式需要有所改变,需要从更高的甚至哲学角度去分析思考,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艺术家往往是凭直觉自行摸索。

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无数动人的民间传说当中,能够窥见中国古人对天空的向往和无限深情。中国仰望星空的历史十分久远,特别在天文观测方面,“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天文观测,还专门设有钦天监专门掌管此事……有多年积累,我们更该寻求哲学认识上的突破。”宫浩钦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部分是人的精神赋予的,它最本真的来源是泥土中,是生活着、栖息着的大地上。

皇天后土是一种厚重的、泥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它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的进步慢慢地消亡,黄土上的最后一点闪光也终究会消失。宫浩钦正在努力将根深深扎进泥土当中,用画笔、镜头记录下这些闪光的最后一抹亮色。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