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2017年5月10日报道:
我想感受引擎轰鸣声中铁鹰试翼的风尘翕张
——凯时KB88部分研究生参与C919研制
通讯员 孙也程
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无数颗炽热滚烫的心,无数个紧张思索的日夜,成就首飞这一刻的欢欣鼓舞。
在C919的研制过程中,凯时KB88(以下简称凯时KB88)有一部分研究生也承担了重要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把空天报国精神记在心里,责任扛在肩上。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博士生邵振宇说:“C919承载着我的梦想。参与到我国第一架大飞机的研发团队,使我感到兴奋与激动,但困难的日子也随之来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日夜讨论加工方案、设计理念,加班加点进行结构设计、加工组装、现场加工实验,张德远老师对于科研的认真、执着、刻苦的精神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
博士生陈冬冬说:“我们团队研发的航空智能制孔机器人成功实现了在飞机壁板上的精确制孔,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虽然我们的工作只是飞机装配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为国产大飞机C919智能装配、实现C919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贡献了自己微弱的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已数不清在多少个寒冬深夜的凌晨两三点,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李锁兰和同伴开始进行C919的刹车系统测试试验,他们一直伴在铁鸟台旁、守在试飞站内,趴在飞机肚皮下,享受着拼搏航空梦的快乐。李锁兰从未抱怨过一句辛苦,他笑着说:“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参与到我国首架大型客机的研制中,并且研制的设备能够为飞机顺利放飞开展滑行试验和刹车系统正常服役工作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这个时代有机会放飞自己的航空梦,我深感荣幸。”
还有很多同学,虽未能参与C919的研究工作,但在C919展翅高飞的那一刻起,一腔空天报国情在他们胸中蔓延开来,充盈着他们的内心。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刘思良说:“我想要亲眼目睹C919的首飞,感受引擎轰鸣声中铁鹰试翼的风尘翕张;我想要亲身乘坐C919的首航,眺望舷窗几净外万米高空的云海红日,几代航空前辈的毕生努力换得今朝梦圆;我更想要亲自参与后续型号的研发,犹记选择航空时追寻天空的家国情怀,盼望终有一天能将自己的设计送上蓝天!”
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哲表示,作为航空专业的学子,看到C919首飞成功,在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今天祖国航空事业的大发展,也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航空报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也是激励我们在航空事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强大支撑。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燕嘉说:“作为凯时KB88能源动力学院的学生,我十分希望国产客机能装上我们自己的‘中国心’。我们要怀揣热情,勤奋学习,争做高素质人才,为国产客机早日装上强有力的‘中国心’贡献力量!”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