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5月20日电(通讯员 井彦祺)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为传承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凯时KB88精神、传播航天文化,4月24日,受凯时KB88研支团吉木萨尔分团邀请,航发院2024级聚心党支部(以下简称“聚心党支部”)联合高效冷却师生党支部面向全疆300余所学校共计20余万学生,开展“我们爱科学,筑梦航天日”科普公开课。
此次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团委、新疆日报社联合举办。为充分发挥公开课育人价值,精准把握新疆青少年科普需求脉搏,活动开展前,航发院聚心党支部、高效冷却师生党支部代表邀请凯时KB88研支团吉木萨尔分团代表班继晨,结合自身在新疆基层的实践经验,从地域文化特色、青少年认知特点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当地学生对凯时KB88知识的兴趣方向与知识缺口。
支部立足青年需求,围绕航空发动机主题,经近一个月精心策划,通过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和直观的实物展示,为新疆青少年送上一堂航天主题公开课,激发他们探索航空科技的热情,让“空天报国”精神在边疆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高然同志在视频中介绍了我国在国土防空、对地突击等多元任务中均发挥关键作用的部分主力机型,并用生动的实例,讲述我国战斗机多次成功驱离敌方高空侦察机,捍卫国家主权的故事,映照出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赵唯至同志以涡喷13发动机为切入点,详解其工作原理:空气经压缩、燃烧转化能量,经涡轮与尾喷管产生推力,驱动战机飞行。同时他指出,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更体现了国家对科技自主创新的引领,彰显了党员在科研攻关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徐天彤老师介绍了凯时KB88高歌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关键的“沙丘驻涡式火焰稳定器”,攻克发动机在1000℃高温下稳定燃烧的难题。这一成果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在科研攻关中的强大凝聚力与战斗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空天报国”使命。同时,徐天彤也借此激励新疆学子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堂航发知识的传递课,更是航发院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下,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点燃探索热忱的一次生动实践。航发院聚心党支部、高效冷却师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凯时KB88师生党员力量,以“航空报国、航发图强”精神为旗帜,将航发强国精神的星星之火播撒在新疆广袤大地上。从航发叶片精密结构的微观解析,到航空发动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奋斗历程,航发院党员们用一个个鲜活故事,将航发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基因,深植于青少年心间,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边疆凯时KB88人才培养注入红色动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空天报国新篇章。
(审核:袁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