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守护者——致敬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值守员们-新闻网


凯时KB88·官方(中国)

【抗疫故事】守护者——致敬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值守员们

发布时间: 2020-03-18 / 点击数:

守护者——致敬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值守员们

张凤

“小张,你又来了?”

“小张,你站了快 2 个小时了,来,给你椅子,坐一会。”

“小张,你的两个孩子小,回家前要好好消毒。”

……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作为志愿者到社区门口“站岗”了,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近 40 的我成了一同值守的社区值守员们口中的“小张”,这些朴实而又简单的话语,一直温暖着我、鼓舞着我,让我能够在这场全民抗疫阻击战中,做好一名社区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他们中,有居委会干部、物业工作人员、车管人员、志愿者,绝大多数人我都叫不上准确名字,忙碌的工作和必要的安全距离,让我们没有机会去做一个正式的自我介绍。但在社区居民眼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社区值守员。

张凤作为一名社区志愿值守员在工作

成为一名社区志愿值守员,是自疫情发生后就藏于心底的一个小愿望,但却并没有立刻行动,原因很多:两个孩子太小没有老人在身边帮忙照顾,病毒无孔不入的强大传染力让人产生本能的恐惧,本职工作繁忙又面临新情况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实现预期目标……而当我在电话中听到社区负责人郑姐疲惫的声音时,当我了解到所有社区工作者自 1 月 25 日以来从未休息、每天工作 14 小时以上但却依然人手短缺时,这一切理由都不复存在,我的心像被电到一般。席大大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在防疫阻击战中的重要作用,我是党员,也是社区一员,虽然不能像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到武汉、到医院奋战在防疫一线,但守好社区这个阵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应该而且必须去做的吗?于是,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值守员。

值守的工作内容不复杂,但却很重要、也很辛苦,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对于我所在的知春路 17 号院这一类社区而言——位于交通枢纽、周边人流量大,高校多、写字楼多、人员密集,高层老旧住宅、居住密度大,社会化小区、住户构成复杂。而社区值守员们,却在防疫实践中练就了诸多“特殊技能”,挑战着诸多“不可能”,用身体、用智慧、用经验、用心灵、甚至用生命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1)火眼金睛:一个社区,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社区值守员可以不看出入证就大概判断出这人是不是本小区的,可以对重点对象比如独居老人、返京居家隔离的、每天出入买菜的等逐一记住在几号楼、是什么情况,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和超强大脑,堪称真人版“人证比对”智慧系统。有一天晚上,车管李哥值守时,一男一女一起拿着一个出入证、说“我们是一起的”想要蒙混过关进入小区,李哥觉得这位女士从来没有见过,坚持请他俩都出示本人的出入证,结果第一时间发现线索、协助公安破获了一起嫖娼案。而这,也成为我们值守空闲时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2)超长“待机”:志愿者的值守时间一般一个班是 2 小时,可能考虑到我们多数人都是“久坐族”、“站”力有限吧,而其他工作人员,最长一个班是 8小时。一起站岗久了,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值守员都“不”爱喝水,几乎没有人带水杯。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你们不渴吗?从中午站到现在了。为啥不带水呢?”“习惯就好了,喝水就要上厕所,还得到楼里,来回一趟20 多分钟,太麻烦。”物业美女回答我,而保安大哥和社区办干部只是笑了笑,仿佛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似的。我的眼睛湿润了。

(3)绝缘温度:早春北京的气温,就像小型过山车一样,今天和明天可能差两个季节,同一天的中午和晚上也能差出十几度。而社区值守员们,却练就了绝缘温度的特殊能力。物业的小刘师傅,据说从 1 月 24 日开始值守就穿这身衣服,直到现在还是这身。有一次,我中午 12:30-下午 2:30 值班,下午 5:30-晚上 7:30替另一位临时有事的志愿者值班,小刘师傅是从中午 12:30-晚上 8:30。中午,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我外面穿了一件运动服都觉得微微发汗,小刘师傅穿着蓝色羽绒服大衣;晚上,看了看实时天气,温度接近零度,我出家门前知冷知热地换了羽绒服,而小刘师傅,还是那件蓝色羽绒服大衣。“刘师傅,听说你有特异功能,零上十几度和零下十几度可以穿一样厚的衣服,不怕冷也不怕热”,找到一个共同的时间空档,我想和他聊几句。小刘笑了笑,听出了我的玩笑意,回答到:“特异功能没有,为了老婆孩子安全吧,这套衣服回家进门就“隔离”了, 老换,费劲;再说咱们是党员,这都不算啥……”此时,他胸前蓝色羽绒服上那枚红色的党徽显得更加鲜艳夺目了。

(4)高超“演”技:“您回来了,今天买的什么菜呀?”“天气暖和了,春天要来了。”“出门锻炼去?别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呀,注意防护,不能松懈哈。”“习总书记都去武汉了,咱们一定能打赢!再说咱们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次大病 大灾,都扛过去了,是不?您就安心在家再待一段时间吧。”……每次有社区居民进出,每一位值守员都会严格查证、量体温,同时满面微笑地说出各种各样的问候、嘱咐,既亲切又鼓舞人心。可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他们中,有的还在为即将中考的上初三的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而担心,有的在为老家的父母亲戚没有买到口罩和消毒用品而发愁,有的在为自己工资低而不能为儿子结婚买房而自 责,有的在为女儿即将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没有男朋友而着急……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害怕、担心、忧愁,但只要站在值守员的岗位上面对居民时,却如专业演员一般迅速进入角色,发自心底地让人感觉亲切温暖,让人感觉充满力量,让人总能看到阳光和希望。

身教胜于言传,作为一名社区志愿值守员,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也从最初的反对、担心、不舍,逐渐变得理解、支持和自立了。因为,她们知道,虽然妈妈陪她们的时间少了,可是妈妈是在更需要的地方保护她们的安全,也是保护整个小区的安全。8 岁的大女儿学会了使用电饭锅,提前蒸米饭、煮粥,这样妈妈回来,炒个菜就可以吃饭了;而在 5 岁的小女儿的画中,也出现了和钟南山爷爷站在一起的戴着红袖标的叔叔阿姨,“钟爷爷在打败新型冠状病毒,而我妈妈和叔叔阿姨们在守护我们整个社区,不让病毒进来……”

如果说奋不顾身、救治病人的一线医护人员们是“逆行者”,那么默默守护在社区一线的值守员们就是“守护者”,守住疫情传播的底线,守护一方人民群众的安全,更守住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那份感动、那缕温暖、那种希望。

致敬,最美守护者!

作者信息:张凤,凯时KB88科研院基础与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 17 号院社区志愿者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