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6月1日电(通讯员 李天格)5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知行书院承办的“科技描绘青春梦想,创新引领职业发展”暨人文文化节开幕式在沙河校区实四-205顺利举行。为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内涵,本次文化节开幕式以“科技描绘青春梦想,创新引领职业发展”为主题,以校友论坛的方式进行,邀请到3位不同时代的人文学院校友参与,分别是90级校友毕经坤、2000级校友李宁、2004级校友李维丰与赵圆。
开幕式现场
本次讲座围绕“科技”“创新”“职业规划”三个关键词展开,并围绕“校友开讲”、“校友有约”、“校友问答”三环节进行。主持人赵圆老师介绍了到场来宾,人文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亚梅,人文学院、知行书院院长郑晓齐、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调研员张德辉老师、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冯盛、知行书院执行院长李俊良、人文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张驰、人文学院工会主席胡庆江出席本次活动。
郑晓齐院长对第四届人文文化节开幕进行致辞,宣布人文文化节开幕,同时欢迎各位校友的到来。“校友开讲”分享环节随即开始。三个校友根据自身经历,分享了其关于科创、人文精神和生活的体会。
郑晓齐院长在第四届人文文化节开幕式上致辞
首先由李维丰师兄为同学们带来分享,他讲述的主题是“拥抱创新,助力职业发展”。李维丰校友首先讲述了他对创新的理解。他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告诉同学们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他提到学生与创新有很大的联系,要通过不断的去尝试取得进步。师兄从他自身的经历出发,告诉同学们要勇于改变,坚定自己的成长方向,同时开阔视野,密切关注世界的变化,更要注重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李宁师兄从“知识创造价值”的角度为在场同学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师兄根据目前市场的现状和轮廓,引出当代大学生的独立的思维模型,认为学生凭借于此提高对世界的解释能力。同时他也为将来想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的同学提出了建议,告诉他们要在大学中做出哪些准备工作。
毕经坤师兄在开始他的讲座之前,首先让同学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斯坦福大学的沟通实验。同学们两两为组,轮流进行数字接力,同时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得全场气氛活跃起来。主持人与现场同学在台上进行了小比赛,同学们在欢声笑语后被毕师兄的讲解深深吸引。
毕经坤师兄从精神的修养,现实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改变世界这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详细讲解,分享了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生活、职场起到的作用,结合自己3次创业的得失点出商业模式在创业中的地位,更重申人文精神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师兄在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亲笔诗《忆·凯时KB88》,收获了阵阵掌声。
之后,文化节进行“校友有约”互动环节,三名16级学院学生代表上台,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与三位校友进行了现场座谈。蒋琳琳同学就如何调节活动与个人学习生活的平衡,大学生兼职和投资问题,分别向三位校友进行了提问。张诗悦同学着重向毕经坤校友询问了其放弃产业投资,毅然决定去创业的机遇问题。
学生代表与三位校友进行现场座谈
借此机会,校友们也分别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大学期间的趣事。“校友问答”中,现场同学对三位校友的爱情、学业经历提出自己的疑惑,三位校友,包括主持人都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将现场气氛再一次带向高潮。在赵雪原同学的提议下,校友们都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进行了代言,也让在场的面临选专业关卡的大一同学对人文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进行至尾声,郑晓齐院长、冯盛副处长和李俊良院长为三位校友颁发了“博雅导师”聘书,愿校友和学院保持更加紧密的关系,并合影留念。
郑晓齐院长、冯盛副处长和李俊良院长为三位校友颁发“博雅导师”聘书
开幕式结束后,校友与部分知行书院学生在实四106展开了面对面沙龙活动,大家从学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和三位师兄自由交流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同学们收获颇丰。
校友与部分知行书院学生进行面对面沙龙活动
至此,本场人文文化节校友论坛活动顺利结束,校友们立足科技创新,结合亲身经历凯时KB88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解。我们需以几位校友为榜样,坚持创新精神,同时心怀梦想,惜取青年时,不断砥砺奋进。本次活动获得学生工作部的大力支持。
编辑: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