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8月8日电(通讯员 兰之琦)8月5日,“秦”腔新声实践队的队员踏上返程的列车,结束了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调研秦腔和华阴老腔两个陕西戏曲,在西安和华阴两地展开,实践成员通过参观博物馆、大学生问卷调研、实地采访等活动等展开活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秦腔和华阴老腔来源于秦地独特的文化。实践成员首先参观了关中民俗博物馆,寻根朔源。在梨园门口,想象着以前的咿咿呀呀,实践成员感慨良多。
西安调研期间,实践成员采访了以齐爱云老师为代表的秦腔艺术家、以杨瑶为代表的戏曲传媒人士和业余秦腔爱好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实践成员对秦腔有了新的认知,在不断了解秦腔的过程中,对秦腔未来的发展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实践成员重点采访了设计华阴老腔表情包的美珊夫妇,与他们一起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戏曲文化。
![](/__local/B/20/BD/78B4C56F8A355132675973BD3C2_6BD1C7A9_20AB1.jpg?e=.jpg)
齐爱云老师为实践队成员演示秦腔经典动作
![](/__local/C/94/AF/37871C2B62C71691E98729B59ED_18F55C6A_2849E.jpg?e=.jpg)
美珊夫妇和实践队成员亲切交谈
华阴调研期间,实践成员通过采访以党安华为代表的华阴老腔保护人士,了解华阴老腔生存现状。同时,实践成员来到华阴老腔发源地双泉村实地采访老艺人,他们的热情好客让实践成员倍感亲切。
为了切身体会老腔的艺术文化魅力,实践成员观看了华阴老腔表演。来自远古的打击乐震撼心灵,让人心生崇拜。
本次实践让实践成员对陕西著名戏曲秦腔和华阴老腔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实践成员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秦腔和华阴老腔,进而了解陕西传统戏曲文化。
编辑: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