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6月12日电(通讯员 宋超/文 刘战强/摄影) 6月9日晚,北京人艺话剧《催眠》在凯时KB88晨兴音乐厅上演。该剧改编自作家马晓丽同名小说话剧《催眠》,由张福元导演,付瑶、邹健、杨明鑫主演,舞台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以及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催眠》以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作家、心理医生、排长三个角色之间由相互排斥到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的过程,抽丝剥茧,形成了三重奏般复杂多义的内涵,剧中还有第四个人物“大兴兵”,虽然他始终没有出场,却是全剧的线索人物,该剧的全部悬念都围绕他展开,同时他也是作家、心理医生、排长共同的牵挂和交集。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大兴兵”在汶川地震中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救人,前来救援的排长和“大兴兵”不分昼夜地抢救两个被废墟掩埋的小姑娘,然而“大兴兵”却在救出小姑娘后,因现场的惨烈受到精神刺激。女作家曾带他去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却因正在忙于自己的重大课题而将他交给了自己的学生进行治疗。学生们将“大兴兵”作为研究的“样本”,使“大兴兵”受到了二次创伤,作家和心理医生也因此落下心结。多年后,在心理诊所来了一位新的病人,正是当年与“大兴兵”一起抢险的排长,而我们的故事也在排长的倾诉中缓缓展开。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全剧通过人物鲜活的语言,将汶川地震抢险当时及背后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使观众对当年抗震救灾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灾害对所有当事人身体和精神的多重伤害有一个真切而感性的认识,同时反映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荣誉、对于职业、对于尊严的思考。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沉重的包袱,该剧的目的正是在于温暖饱受心灵雾霾的人们。诚如该剧导演张福元所言:“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结,每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都会有一个背离阳光的角落,他们深受环境的限制,长期压抑和痛苦着。‘催眠’是对焦虑的释放和对安宁的渴望,是对心灵的深度反省和质询。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因此,“希望通过本剧温暖饱受心灵雾霾的人们,去寻求心灵上的纯净。”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