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6月6日电(通讯员 韩庚) 6月4日下午,领航党建工作坊第四次党课在沙河校区教3-310举行,党课主题为“勤勉之道在有恒”。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织绣领域研究专家王亚蓉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工作心得与体会。王亚蓉老师曾师从沈从文先生,并从事纺织考古的工作实践40年,她用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见闻,为同学们讲述了考古工作的任重道远,进而结合学习实际告诫同学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__local/0/7D/6C/DCF51412D34525F048C769AF63A_9910DECC_1E87D.jpeg?e=.jpeg)
王亚蓉老师做讲座
王亚蓉老师谈及从师经历,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很高的造诣,但在沈从文先生的教导指点下,近朱而赤。她在实践中帮助沈先生完成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一线工作经验。提到考古工作的难点,王老师深感责任重大:提取文物一旦有差错,“看到却拿不到”,就是误导了文化方向。她本人也身体力行,更加努力地在一线坚持,用每一滴辛勤的汗水,为中国纺织考古工作进展与体系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__local/F/A7/D4/5BC20321FFBC07E3E288DD17D1D_AEF067EF_22236.jpg?e=.jpg)
讲座现场
王亚蓉老师语重心长地感慨,她不仅希望纺织考古能够后继有人,更希望我们国家的民族复兴事业能够后继有人,在座的大学生们要继承并继续发扬勤勉精神,成为国之栋梁。从自身经历展开,王老师寄语同学们,人生亦是如此:取得伟大的功业,需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个人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在学习、工作上有所建树;集体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华民族人人心怀中国梦、身系天下任,向党的方向看齐,共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表示,王亚蓉老师的讲座不只是纺织考古的知识,还是来自几十年一线工作的人生感悟,我们既然走在前人铺就的路上,就要接过并保护薪火,以照亮未来的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勤勉努力,持之以恒,毕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__local/C/6A/8A/6F6D363957E104836F8BDA90031_0F0EE6E2_2BB59.jpg?e=.jpg)
讲座现场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