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5月22日电(通讯员 冯坤) 5月20日,我校第四期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班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实践,实践团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马炳涛作为带队教师、来自各学院的28名研读班学员代表组成。本次活动作为第四期研读班集中学习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读理论经典,学讲话精神”的活动主题,寓知于行,将革命旧址的实地参观和有关专家的现场讲授有机结合,加深了学员们对于革命历史的认识和对于延安精神的感悟,取得了“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的良好学习效果。
![](/__local/7/80/37/E0BCF087273A75C759753BEA7DD_9769BA9B_6127C.jpeg?e=.jpeg)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学员们沿着历史的足迹,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面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重温了延安的辉煌历史,深刻领会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杨家岭、枣园中共中央旧址,学员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窑洞故居,以及“七大”礼堂等、中央办公厅等旧址,在诉说着历史沧桑的建筑和陈列中,学员们感受到了党的领导人及一代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不畏艰难险阻,寻找救国济民道路的坚定信念。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人用实践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在席大大总书记称为自己“第二故乡”的梁家河村,学员们参观了当年总书记与知青插队时所修的沼气池,兴建的裁缝铺、铁业社,以及知青们所居住的窑洞旧居。梁家河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具体实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小康的重要体现。
![](/__local/6/0D/FA/A3F809B8E8F2B88E2C5E7C9E299_CA230951_5FA36.jpeg)
在现场教学环节中,延安市委党校刘延生教授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例,为学员们深度阐释了张思德精神的内涵,并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评价与党的宗旨紧密联系起来,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度解读。通过生动的现场教学,学员们对于张思德精神乃至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校党委“筑基翱翔”党建强基工程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支部学习和建设。
![](/__local/A/C0/CD/BD323971F033FEF5DF84EC132D3_C0C6AA51_357B2.jpeg?e=.jpeg)
两天的行程短暂却充实,通过此次延安学习实践,全体学员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理想信念,支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难,风雨兼程;是理想信念,让共产党人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是理想信念,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当代大学生党员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向总书记学习,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到首要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扬延安精神,树赤子情怀,凯时KB88学子,在路上。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