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法学青年学生代表学习席大大总书记中国政法大学讲话精神圆桌会在我校举办-新闻网

凯时KB88·官方(中国)

首都高校法学青年学生代表学习席大大总书记中国政法大学讲话精神圆桌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 2017-05-17 / 点击数:

凯时KB88新闻网5月17日电(通讯员 李天琦) 5月14日下午,我校法学院主办的首都高校法学青年学生代表学习席大大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讲话精神圆桌会在我校如心楼101室举办。凯时KB88法学院党委书记王琪全、分团委书记庞瑜等领导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七所兄弟院校法学院学生会代表受邀参加活动。本次会议以“不忘初心跟党走,励志勤学做大事”为主题,围绕席大大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的重要讲话展开学习、讨论、交流,共商新时代高校青年法律人的发展与责任。

会上,我校法学院王琪全书记为本次圆桌会议作开场致辞,他谈到青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自己的才能,树立和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席大大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高校法治人才培养和青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期望,青年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应该树立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理想信念紧贴中国梦,将个人的人生追求紧贴社会担当,潜心读书,敏于求知,为法治中国的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全面依法中国战略布局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主席范启航就学习习总书记讲话谈到: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跟党走,党委和团委不仅为学生会的活动宗旨提供方向,而且为青年学生营造最好发展空间;第二,我们要恪守道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始终将人文教育和法律伦理教育作为卓越本科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第三,要扎实学习,学好本领知识,法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不“博学”就没办法进行全面和深刻的思考,但只有专攻,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清华大学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代表王华东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生,学好专业课是我们的天职,作为法科生,尤不能汲汲于功利,而要甘于做“绿原上啃枯草的动物”,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青春,我们青年学子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中流砥柱,生正逢时,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不忘初心跟党走,立志勤学做大事!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代表孔维璐在发言现场亲身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他说:习总书记主要就三个方面对青年人的发展做出了指示,第一要义是学习,是知识素养的积累,应又博又专、愈博愈专,要多读经典,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二是青年人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将学习、观察、实践结合于思考,唯有不断地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储备学以致用;最后,是青年法律人一定要培养良好的操行品性,学法之前,当先学做人,德与法的发展,不会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殊途同归,相伴相随的风雨同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代表陈夏阳谈到:法治人才培养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基,我们应加强法学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与国外法学院的交流和对话;突出实践性教学,开设法律实务课程;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利用互联网手段探索新形式,切实提升法治人才培养水平,“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代表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春天,席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我们学院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将国际经贸法特色做大做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精英法律人才而不懈努力。

北京林业大学法律系学生代表黄译萱感慨:“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大事要求我们对于法学专业能够有深刻的认识,知道法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用自己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喜爱来学习这个专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法学人才,学校组织和社团要发挥丰富法学学生课余生活,扩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实践平台的作用,法学的思想建设非常重要,组织需要为同学们提供方向正确的平台和思想引导,要重视学院各组织和社团的思想引导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代表周远洋以习总书记讲话中“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这句话为核心,强调了“德”与“法”两个基本点,结合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情节,指出目前的政法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或者品行劣迹斑斑,或者法律素养低下的人员,而我们当下法科学生则应当成为改善政法队伍现状的新鲜血液,结合中财法学院青年工作的实际,他认为,在青年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同学“德”的培养,使全体同学都成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中国法治事业注入一股优秀的血液,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青年政治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代表钱禹彤表示,坚守中创新突出了细节性知识的价值,只有不断地屈从于既定规则,才能实现某些事物的精通,庞德有一句名言:“法律必须稳定,却不能静止不变”,诠释了法律保守基础上的创新,目前法院推出种种创新性措施和案例,但其实,法官需要的是“精通”,而非“创意”,司法需要匠艺延续的连贯性,在我国,对细节性知识的轻视与怠慢值得检讨,在各种典型案例宣示的“典型意义”中,“全国首例”、“本省(市)首例”、政治大话等湮没了知识细节和技术含量,我们需要反思。

最后,凯时KB88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张睿思结合个人经历做总结发言。她认为作为“高校法治青年”,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及国家的法治走向。结合个人经历,法科生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历练,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走进各地各层级公检法机构,使同学们意识到理论与实践间的冲突与差距,从自身做起,实践习总书记的讲话,向着一名优秀的法治人才不懈努力!

各位青年代表的发言字字珠玑,思考深刻,无论是大家提到的青年法科学生在法学领域的坚持与担当,还是法律人的品性与操守,都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法治中国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依法治国与青年命运紧密相连,青年尤其是高校的法学青年应坚守信念,积极投身到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实践中来,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法治梦,中国梦’的宏伟诗篇!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