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KB88新闻网5月11日电(通讯员 武智涵)
5月10日上午,“一带一路”伊朗风情文化交流活动在凯时KB88实验学校(小学部)二年四班举行,来自伊朗的娜鲁法女士为孩子们讲解了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中的重要国家——伊朗的风情文化,活动由在班主任刘东飞老师主持、张毓博士翻译。

走近伊朗的风情与文化
活动伊始,二年四班戏剧社的同学们首先演唱了中国经典民歌代表《茉莉花》,拉开了此次文化交流的帷幕。
美丽、热情的娜鲁法女士,用标准的英语、精彩的图片、优雅的风姿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伊朗这个国家的自然地理、主要城市、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民俗风情等。她声情并茂地讲解了伊朗的奇幻沙漠和动物世界、首都德黑兰的现代与文明、北部山区淳朴的民风和习俗、最著名的岛屿和美丽的伊朗姑娘等等,当娜鲁法女士介绍到“伊朗的新年美食”,“最受欢迎的足球运动”时,引起了同学们兴趣和共鸣,大家不由自主地被伊朗的异域文化感染和吸引,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娜鲁法女士用精彩的“故事”呈现给同学们一个神秘而具有独特魅力的古国,使孩子们对伊朗的风情文化及在“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学习了充满异域风情的伊朗文化后,同学们还进行了绘画创作、朗诵等交流活动。
学习“一带一路”知识 理解文化的“世界性”
活动中,刘东飞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及中国的国家战略等内容。她说,“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倡议,它不仅能促进国家间经济合作,也能连接不同的文化与文明,促进交流、增进理解。孩子们在亲身参与文化交流共享活动中,能深刻理解和体会文化的“世界性”。“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怀有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小学阶段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对话,让学生真正感知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学习“一带一路”知识的同时,将自身的成长与自己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教育非常有意义。

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参与今天的活动很开心!”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s great!”“了解其他国家的世界文化,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中国文化!”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