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凯时KB88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副教授。工作7年来,高宁个人共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奖励9项(其中一等奖7项),是北京市目前唯一一位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的教师。2016年6月,在凯时KB88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表彰大会上,高宁荣获“共产党员十杰”及“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高宁:思政先锋 引领育人风尚
提起凯时KB88的思政课,大部分学生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位教师就是高宁。
他是一位身负繁重教学任务却乐在其中的良师,是一位潜心治学且成果显著的科研工作者,还是一位恪尽职守、助力学生党员成长的优秀党员和党支书。高宁不仅是学生爱戴的老师,更是学生坚定信仰的引路人。
工作7年来,高宁个人共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奖励9项(其中一等奖7项),是北京市目前唯一一位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的教师。2016年6月,在凯时KB88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表彰大会上,高宁荣获“共产党员十杰”及“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面对学生——授业解惑,助力成长
高宁十分享受站在讲台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感觉。他引用物理学家惠勒的话表达自己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大学里为什么要有学生?那是因为老师有不懂的东西,需要学生来帮助解答。”高宁乐呵呵地说。
每一节课后,同学们总是围着高宁讨论各种问题。从专业到人生,从课堂内容到教学方法……150分钟的授课时长加上课后50分钟交流,高宁经常工作到最后一班回学院路的校车发车。
高宁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似乎“熟知”,但并非“真知”。他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研究,综合运用哲学认识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进行交叉研究和改革创新。他把那些网络常见、新闻常播、教材常讲的“老”故事讲出了新意和深意。他的部分案例教学心得和课堂效果在《光明日报》刊登,被同行广泛采用。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互相释疑解惑。课堂教学效果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提升,一位青年教师就这样在精益求精的教学自律下逐步成熟。
面对工作——潜心治学,乐在其中
作为教师,高宁每年都有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他从未抱怨,反而甘之如饴。
每年春季学期,高宁都要完成五个大班的本科生课程。思政课是一、二年级的本科课程,授课地点全在沙河。虽然距离远,可为了保证授课精力和效果,高宁主动要求周一到周五的每天安排课程,每天只讲一次。
有人质疑,这样重复授课不是和录音机一样么?事实上,课程名称虽然一样,五天的授课内容却有改动,一年一年更是差别很大。有时是根据党和国家理论的发展必须做出的重大调整,有时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调整案例,有时得根据课堂反应再修补逻辑漏洞、删除冗长内容,更多是吸收学生的批评意见做出改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对教学初心不改,执着追求,高宁时时刻刻都在琢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那些令同行叹为观止、令学生心服信服的案例,大多来自高宁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上网浏览,与人聊天,外出开会……看似不经意间,高宁总能挖掘到一些案例,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加工之后又可以用于教学。
面对党——恪尽职守,信仰坚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宁把讲党课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解答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困惑,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除了每年32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以外,为贯彻学校学生党校团校“小班化”的教学方针,高宁平均每月为学校各级各类党校团校授课2-3次,学校几乎所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都听过他的党课。他每请必到,在课堂教学之后,还在iome上为学生的学习心得评论点赞。
高宁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他一丝不苟地按照党章要求加强支部建设,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使党支部集体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使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党支部称号。
同时,高宁广泛参与党政干部培训、社区党员教育等理论宣讲工作,从北京的街道到河北省教育厅理论中心组,听众都觉得,高宁的授课接地气、有干货、有启发。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一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宁主动肩负起宣讲党的理论、助力大学生“先锋队”建设的使命。
七载辛勤育桃李,一腔热血铸信仰,高宁在这条路上不知疲倦,砥砺前行。
(通讯员/程嘉辉 何炜杰)
编辑:余敏 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