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日,凯时KB88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教授,1986年获凯时KB88自动控制系硕士学位,同年2月到凯时KB88工程系统工程系(现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工作,先后管理、领导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2017年1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李传日(前排右三)和学生们在一起
李传日:一心“为民” 爱如渊德树人
2017年1月13日,凯时KB88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教师李传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年仅53岁。我国航空可靠性与环境试验领域痛失一位大师,凯时KB88学子从此少了一位授业恩师、传道长者。斯人已逝,人们沉痛缅怀,更从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不断汲取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学生的印象里,李传日总是背着一个双肩包,始终儒雅、慈祥。课上,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课堂生动有趣;课后,他耐心回答学生提问,热心指点他们的课程大作业,多次指导学生的“冯如杯”和大创课题科研活动。
在李传日的课题组,每周六上午要召开例会,学生们互相分享学习心得,以此检验、督促他们一周的学习成果,加强他们对学术前沿的跟踪。学生们甫一加入,往往觉得要求较高,压力很大。但持之以恒,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不断成长的喜悦。李传日也以身作则,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每周雷打不动主持例会,积极与学生沟通。
后来,李传日重病在床,当学生们去探望时,他已经“虚弱地躺在床上,瘦得像一片纸”。但他仍不顾医生的建议,“一边用吸管喝水”,一边关切地询问学生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一一给出评价和指导。
除了学业,李传日也关心学生们的生活。有学生发生意外,他半夜赶到医院陪护;休养期间,他仍多次探望学生。但他自己患病的消息却没告诉任何人,因为不想让学生担心,怕影响他们的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学生们来说,李传日不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是人生的引路人。
醉心学术,夜以继日
作为国内可靠性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李传日率先开展了多轴振动、非线性振动、非高斯振动、瞬态振动等控制技术和试验方法的科学研究。他先后主持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及各军兵种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和型号的关键技术攻关,在力学环境试验方法、力学环境信号处理、力学环境效应和损伤机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2003年至2010年期间,李传日担任航空可靠性综合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十多个重点型号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为装备的定型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传日具有高瞻远瞩的前沿科技视野、宽广的理论基础体系、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与编制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4份、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5份,完成或主持国防项目研究课题10余项。在多年的辛勤工作中,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航空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沉甸甸的奖项诉说着他在武器装备设计定型方面的重大功绩。
一系列卓著的成果,与李传日几十年如一日对待科研一丝不苟、争分夺秒的态度密不可分。即使在病榻之上,他仍关注科研动向,关心学生研究,并就科技前沿给出自己的见解。据学生们回忆,李传日的病床边总是放着几本可靠性专业书籍,醉心学术可见一斑。一次手术后,李传日只休息了一星期就又回到办公室工作,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李传日对学生慈祥、耐心、毫无保留,对科研严谨、认真、细致入微,是“为民”精神的传承者,更是凯时KB88精神的典型代表。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李传日虽已离去,但凯时KB88学子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谆谆教诲。凯时KB88人将学习李传日的奉献精神,为科研、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供稿)
编辑:余敏 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