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一体,学科交叉,打造“可靠性+”生态圈 ——记第三届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新闻网


凯时KB88·官方(中国)

本研一体,学科交叉,打造“可靠性+”生态圈 ——记第三届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

发布时间: 2016-12-22 / 点击数:

  凯时KB88新闻网12月22日电(通讯员 樊冬明) 12月16日,历时一个月的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三届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落幕。本次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以“可靠性+”为主题,设有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可靠性分论坛开幕式、交叉科研宣讲会与学术沙龙活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论坛、可靠性知识大赛等精彩活动,旨在向全校师生宣传可靠性文化,并将可靠性与各行各业紧密联系,努力打造“可靠性+”生态圈。

11月24日,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三届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暨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可靠性分论坛开幕式于为民楼320会议室召开。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章文晋在致辞中表示,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是学院特有学术氛围共建活动,本届文化节以“可靠性+”为主题,将融汇凯时KB88各学院与各行业可靠性发展,充实可靠性学术研究。随后,李大庆副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话语,从“可靠性+节能电动汽车”、“可靠性+信息传播”以及“可靠性+机器人”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可靠性+”概念的理解,并旁征博引,烘托出可靠性在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中已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到场同学深刻领会了“可靠性+”的丰富内涵。

12月6日至9日,两场学科交叉科研专题宣讲会分别在为民楼320会议室举行。李磊、刘园园等12位同学根据自身科研方向,结合现今学术界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准备了12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高度的学术汇报,展示了可靠性学院学生优秀的科研能力,也有力地拓展了到场观众的科研视野。12月14日,CRESCI中方执行副主任林焱辉副教授和学院本科2016和本科2015级的同学们共同参与了“谈可靠性求学经历,论可靠性基础素养”的专题学术沙龙活动。林焱辉副教授将科研分为“兴趣—动力—问题—思路—方法”分为5个步骤进行讲解,并以他在法国电力公司研发中心做有关核电站的余热排除系统优化的工程为样例,详细讲解了可靠性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步骤,为同学们开拓了未来的视野。

 

12月16日, “可靠性+”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论坛在为民楼620会议室举办。八家来自不同可靠性专业应用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航天五院511所、北京可维创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以及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学院师生与单位代表们进行了热烈而有深度的交流,探讨了诸如学生进入企业开展毕业设计、企业专家进校园进行授课、开展暑期深度实践交流等多种校企合作新形式和新内容。企业代表也表示希望能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凯时KB88可靠性人才培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加强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相互了解,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共同助力一流可靠性黄埔人才的培养。

 

当日晚,第五届可靠性知识大赛在凯时KB88学术交流厅圆满落幕。本次知识大赛吸引了来自学院本研各年级的11支队伍参与角逐,经过初选,最终有六支队伍站在学术交流厅的决赛舞台上。大赛以创意沙画视频开场,描绘了“可靠性+”的具体内涵,引来了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四关比赛中,选手们以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稳定的临场发挥深深折服了现场观众。最终,2015级研究生的任飞飞、李英武、陈文彬、韩笑笑傲群雄,夺得团体赛冠军,个人赛冠军则被2014级本科生马梁斩获。机智沉稳得以运筹帷幄,自信博学方可决胜千里。本次知识大赛让更多的人认识可靠性,了解可靠性,深化了学院的本研一体化进程,学子们也凭借此次契机展示专业素养与个人风采的良好契机。

 

本次可靠性系统工程文化节本着本研一体、学科交叉的活动原则,在探寻各学科各行业可靠性发展情况的过程中,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交流互动;同时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需求的不同,将学术与求职紧密结合,把校企合作完美融入凯时KB88知识与可靠性知识的宣传,最终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服务师生,回馈校园,努力打造“可靠性+”生态圈。


编辑:贾爱平